一部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背后,竟然有這么長的故事!

2020-06-12 18:04來源:水務加 

翻閱歷年飲用水衛生標準的規定,發現國家對水質的重視程度逐年提升,從新中國成立至今,我國飲用水衛生標準已歷經5次修訂,檢測項目從15項增至106項。

在今年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,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透露,去年已啟動了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修訂工作,新修訂的標準于2020年頒布實施。

那么,你知道我國現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是怎樣的嗎?這個標準又經歷了哪些發展歷程?

今天,水務加就與你一覽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發展歷程!

建國前的水質標準

1927年《上海市飲用水清潔標準》是我國第一部關于飲用水的水質標準,為地方標準。1937年北京自來水公司發布《水質標準表》,為企業標準。這些標準主要包括水的外觀和預防水致傳染病方面的項目。新中國成立后,在不同時期多次制定和修編了飲用水水質標準。

1950年代

1954年衛生部發布的《自來水水質暫行標準》是新中國最早的一部生活飲用水的技術法規,1955年5月起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等12個城市開始試行。

1956年由衛生部和國家建設委員會聯合審查批準發布了《飲用水水質標準》(草案),對15項水質指標的限值做出了規定。同年還審查通過了《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選擇及水質評價暫行規定》,對水源選擇、水質評價的原則以及水樣采集和檢驗要求進行了規定。

1959年由衛生部和建筑工程部聯合發布了《生活飲用水衛生規程》。該規程是在此前發布的標準和規定基礎上,修訂、合并而成。包括水質指標,水源選擇和水源衛生防護三部分內容,提出限值的水質指標增至17項。

1970年代

1976年由衛生部和國家建設委員會共同審查批準發布了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(試行,TJ20-760)。該標準包括總則,水質標準,水源選擇,水源衛生防護和水質檢驗五部分內容,提出限值的水質指標增至23項。

1980年代

1985年衛生部發布了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(GB5749-85)。該標準中包括總則,水質標準和衛生要求,水源選擇,水源衛生防護和水質檢驗五部分內容,提出限值的水質指標增至35項。

現行標準

我國現行的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(GB5749-2006)是2006年12月29日由原衛生部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的,于2007年7月1日開始實施,并于2012年7月1日全面實施。

該標準是在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GB5749-85的基礎上,參考世界衛生組織、歐盟、美國等國際組織或國家的水質標準,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修訂而成的。

主要內容包括范圍、規范性引用文件、術語和定義、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要求、水源水質衛生要求、集中式供水單位衛生要求、二次供水衛生要求、涉水產品衛生要求、水質監測、水質檢驗十部分內容,包含水質指標106項,其中常規指標42項,非常規指標64 項。

這個標準重點加強了對微生物、有毒有害金屬和有機物等污染物的控制要求,基本實現了與國際飲用水水質標準接軌;同時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,對于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提出了過渡性技術要求。

現行標準的實施為提高我國生活飲用水質量,保障飲用水衛生安全,保護居民身體健康和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。


-   END   -


來源:水務加


往期推薦

南方暴雨引發洪澇,災區飲用水安全該如何做好?

余氯+濁度+pH的淵源

農村飲水安全,如何保障?

出廠水余氯含量偏低,我們應該關注什么?


清時捷公眾號

微信號 : sinsche-com

聯系熱線:400-660-7869



免責聲明

微信圖片系網絡轉載,僅供分享不作商業用途,版權歸原作者和原出處所有。如原版權所有者不同意轉載的,請及時聯系我們(0755-21033425),我們會立即刪除,謝謝!


深圳市清時捷科技有限公司
水質分析儀器設備
     

讓檢驗蘊含思想
為客戶創造價值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400-660-7869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sinsche@sinsche.com
深圳市龍華區龍華街道清泉路硅谷大院T3棟4-5樓
ABUIABACGAAghIPl0wUo57K67AYwggI4ggI

關注清時捷微信公眾號

了解更多產品資訊

ABUIABACGAAghIPl0wUo57K67AYwggI4ggI

儀器信息網

了解更多產品資訊